来源:会议,作者: ,:

走在增城新城区,满眼都是高楼大厦,玻璃幕墙晃得人眼睛疼。突然想起小时候跟着奶奶穿街走巷买芝麻糊的日子,那些弯弯曲曲的巷子,现在到底还在不在?

说实话,我上次特意去找过。导航显示"前方500米右转进入历史街区",结果到了地方发现变成了一排奶茶店。这或许暗示着,城市更新就像橡皮擦,先把老地图上的铅笔痕迹擦掉,再重新画上开发商喜欢的图案。

虽然官方说保护了十几处历史建筑,但是具体怎么保护的谁也说不上来。西后街的骑楼挂着"文物"牌子,可二楼窗户全被广告海报糊住了。最有意思的是和平路,上半截是修旧如旧的青砖墙,下半截突然变成不锈钢防盗门——这种"穿越式装修"连文物保护专家看了都摇头。

不过话说回来,也不能全怪开发商。去年台风天,确实有栋老房子塌了半边墙。要我说啊,这些七八十年的老房子,就像上了年纪的人,光给穿件新衣服不顶用,得定期做"体检"才行。

在增城菜市场后头,还藏着条"漏网之鱼"。三米宽的巷子,地面铺着上世纪的石板,两边是卖竹编的老铺子。最绝的是那家修钢笔的摊位,老师傅说他这手艺"比增城撤县设市还早十年"。具体是哪年开的店?老师傅眯着眼睛想了半天:"记不清咯,反正那会儿电影票才三分钱。"

(突然压低声音)其实增城图书馆后面还有条秘密通道,本地人叫它"九曲巷"。这话我可不敢打包票,上次去发现入口被共享单车堵死了,可能得换个时间再去探探路。

现在最热闹的中山路,以前是裁缝铺挨着酱油铺的格局。去年改造完,确实漂亮多了,就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后来想明白了——以前走在这条路上,能闻到刚出锅的油条香,能听见裁缝店的脚踏缝纫机声,现在满街都是电子音"支付宝到账XX元"。

有个做城市规划的朋友跟我说,他们正在搞"微改造"。这个词听着挺玄乎,按我的理解,大概就是在星巴克旁边留个卖凉茶的位置?虽然效果有待观察,但总比全部拆光强。

想找真正的老巷子,得掌握几个诀窍:- 看地面,水泥路直接pass,要找那种踩上去会硌脚的麻石板- 闻味道,正宗老巷子应该混合着煤球、陈皮和潮湿青苔的气味- 听声音,如果突然听见收音机里播粤剧,赶紧往那个方向走

(突然想到)对了,增城宾馆西侧的小路最近在施工,据说挖出来民国时期的下水道。这事儿挺有意思,不过具体什么情况还得等官方通报。

增城老街巷在哪里

增城历史街区现状

增城还有没有骑楼

增城老城区怎么逛

增城消失的老建筑

增城九曲巷位置

增城西后街改造

增城中山路历史

增城哪里还有青石板路

增城老字号地图

评论1:洛阳有上门服务的女人

评论2韶关睡床服务

评论3旅行团队服务

评论4顾客服务体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