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进大学那会儿,总觉得一个人吃饭上课特别酷。直到有次在食堂端着餐盘转了三圈找不到座位,才发现自己原来这么需要约个饭搭子。呈贡大学城这片儿,光是食堂就有七八个,但真要找个能长期约饭的同学,比高数考及格还难。
虽然学校论坛里天天有人发帖找玩伴,但要么是健身狂魔要求你每天五点晨跑,要么是考研党约图书馆却连呼吸声都不能有。话说回来,这种精准匹配的社交需求,倒是催生了不少校园经济的新玩法。
食堂三楼拐角的奶茶店,每周五下午总挤满人。后来才知道,这里早就成了非正式的“约伴交易所”。新生举着课本晃悠的,八成是在等自习搭档;盯着手机反复看时间的,大概率是被饭友放了鸽子。
有个大二学姐跟我透露,她们宿舍现在都用“三不原则”筛选约伴对象:不借校园卡、不AA制的不约,迟到超过十分钟的不约,还有...具体第三条是啥我给忘了,反正这套筛选机制比学生会面试还严格。或许暗示着,现在大学生对社交效率的追求,已经超过了对社交深度的期待?
记得上学期约过个自称“美食地图”的同学,结果连吃三天校门口的黄焖鸡。后来才发现这人根本不吃辣,所谓的美食探店就是盯着美团销量排序点单。这种经历倒让我明白,约伴软件里写的“兴趣标签”,跟现实可能差着十万八千里。
不过具体哪种约伴方式成功率更高,这个还真没权威数据。有说是羽毛球馆偶遇最靠谱,也有传言图书馆三楼文学区容易捡到学霸。反正我们班那对情侣,就是在吐槽食堂饭菜时好上的——虽然现在俩人为了抢最后一碗米线天天吵架。
最近发现个邪门规律:越是声称“随便约”的人,往往要求越多。上周遇到个说“吃啥都行”的,结果走到食堂门口突然说要控制碳水,最后站在沙拉档口前给我科普了半小时GI值...这种知识盲区,建议提前在微信里问清楚。
校医院输液室!上个月感冒去挂水,前后左右都在交换专业课笔记。还有个哲学系的边打点滴边给我分析存在主义,比上课听得还明白。宿管阿姨说,每年四六级考试前,打印店排队的人群里能撮合好几对学习小组。
话说回来,现在连学校里的流浪猫都有固定投喂小组了。昨天还看见布告栏贴着《关于科学撸猫的轮班表》,这组织程度,比我们专业课小组作业规范多了...
呈贡大学城大学生约伴app推荐
呈贡大学城大学生约自习注意事项
呈贡大学城大学生约饭微信群
呈贡大学城大学生约图书馆技巧
呈贡大学城大学生约运动同伴
呈贡大学城大学生约旅游攻略
呈贡大学城大学生约电影搭子
呈贡大学城大学生约KTV优惠
呈贡大学城大学生约夜跑安全
呈贡大学城大学生约伴防骗指南
评论1:汇丰金融服务 评论2咖啡服务员招聘要求评论3医疗健康服务管理评论4导游服务能力题库